产品介绍
“最美夕阳红”以大国匠心打造“文化养老”样本工程
中国网5月21日讯 5月15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蓝皮书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不断改善,城乡老年人幸福感显著提升。60.8%的老年人感到幸福,比2000年提升了12.0个百分点。老年人生活更加注重品质与时尚。
蓝皮书的发布是对“文化养老”这一当前我国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新理念的有力支撑。“文化养老”回应了老年人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体现了我国传统孝敬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课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以及破解新时代养老难题、贯彻落实文化惠民工程的具体实践。
从中央到地方,“文化养老”已呈燎原之势。《“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将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列为八大主要任务之一,强调应发展老年教育,繁荣老年文化,加强老年人精神关爱。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今年年初,浙江省杭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养老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文件,从加强文化基础设施、丰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促进老年体育事业发展、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文化养老、培育发展文化养老产业七方面来提升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于2016年启动的“最美夕阳红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公益工程”,以丰富且有建设性的各项活动,为中老年人提供了展现才华、结交朋友、体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我国推广文化养老理念、践行文化惠民政策做出了生动注解。该工程由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主办,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社会养老产业发展基金、龙骏集团、中视媒资承办,以促进我国文化养老体系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以公益性、规范性、开放性为原则定位,以服务型、示范性、创新性为功能定位,以社会效益优化、多赢共享、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定位,致力于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愿景目标。
从国家对养老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攻坚,到各地对社区养老、乡居养老等养老模式的创新探索,“最美夕阳红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公益工程”搭建了一个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社会系统公益工程。据介绍,该工程包括“最美夕阳红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公益活动”、养老智库、“最美夕阳红养老会客厅”、“最美夕阳红微电影”、“百位老人的中国梦”图书文库、“最美夕阳红摄影作品巡回展”等项目,涉及文化领域的众多门类。
今年1月,“最美夕阳红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公益活动”暨2017年度文化盛典在安徽黄山召开。该活动是对“最美夕阳红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公益工程”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以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满足了数量庞大的中老年群众的多元需求,体现了积极的老龄化理念,推动了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升级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同期举办的“养老智库高峰对话”上,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要适应老年人文化需求个性化、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积极引导和激活老年人的文化需求,把传统单一的服务拓展为综合性强、覆盖面广、针对性实的文化服务格局。
最美夕阳红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公益工程组委会主任 张运防
“最美夕阳红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公益工程”组委会主任张运防表示,我们积极举办“最美夕阳红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公益工程”系列活动,意在为中老年人的文化养老生活提供沃土,展示当代中国老年人老骥伏枥的精神面貌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状态,打造具有示范性和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养老品牌,培育、搭建更多的老年文化建设平台,让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加健康、快乐、幸福。国声智库执行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徐蕴峰认为,“最美夕阳红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公益工程”生动地展示了当下我国以文化养老引领养老产业发展的范本模式,为社会企业参与老年文化事业提供了样本,推动了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升级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据了解,由国家养老网、国声智库、“最美夕阳红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公益工程”组委会等单位联合制作的大型人文纪录片《大国养老》开启了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的外景拍摄。《大国养老》旨在进一步解读新时代中国特色老龄事业和产业的顶层设计及具体实施政策,全面展示各方力量对养老事业的贡献,尤其是社会力量对养老事业的贡献,迎接新时代。张运防主任表示,希望《大国养老》纪录片能够展示中国当代老人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需要的、期待的、渴望的、想要达到的养老境界。通过这部纪录片,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老年人的需求和生活状态,看到中国老人晚年的幸福生活。他还希望纪录片能够走向世界,影响全世界更多的老人,为全球的养老事业提供一个中国样本。
(通讯员 李丹)